纺织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来源:
2015-10-17
作者:
点击量: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纺织工程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应纺织学科与材料、信息、机电、环境、管理、艺术、贸易营销等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能在纺织领域从事纺织生产技术开发及改造、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生产及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及管理、商务贸易和科学研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系统地掌握纺织品的生产原理与制造技术、设计与开发方法,了解纺织品的生产及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并具备纺织科学研究及市场开拓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纺织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各种纺织原料的性能、纺织加工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染整和非织造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纺织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纺织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技能,具备纺织专业项目设计、实验设计、产品检验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6.熟悉纺织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和商品贸易的基本能力;

7.熟悉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8.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具备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

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四、核心课程

工程图学基础、机械制图基础及CAD、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纺织材料学、纺织加工化学、纺纱学、纺织品设计、机织学、针织学、非织造学、纺织品整理工艺学、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现代纺纱工艺与设备、现代织造工艺与设备、纺织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纺纱学课程设计、纺织品设计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

纺织材料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等。

七、基本学制:四年

八、毕业合格标准

具有学籍的学生,德育、智育、体育成绩合格,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180学分,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九、学位授予条件

符合《兰州理工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有关规定》条件的毕业生,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十、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学分比例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周数)

通识教育

公共基础必修

58.0

984

3.5

196

34.2%

公共选修

8.0

160



4.4%

学科类课程

学科基础必修

47.2

756

4.8

76

28.9%

专业必修

12.3

196

1.2

20

7.5%

专业类选修

8.0

128



4.4%

实践类课程

必修



35.0

35周

19.4%

创新教育

必修



2.0

40

1.1%

合 计

133.5

2224

46.5


100%

占总学分比例

74.17%


25.83%



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修读顺序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