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基地班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实施高校人才“精品工程”,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切实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实践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本科生基地班的精英化培养。为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强化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地班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进实验室、进课题组,进科研团队”,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基地班本科生培养计划要求,特制定“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基地班导师制实施方案
第一条:组织领导
在学院的领导下,学院成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地班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相关系、室主任、班主任、辅导员、教学秘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办公室,主任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条:导师的任职资格
凡我院教师和与我院联系紧密的企业、行业协会人员,师德良好、作风正派、治学严谨、身体健康、积极关心学生发展者,均可被聘为导师。
第三条:导师的职责
本科生基地班导师工作是学院教职工应履行的岗位职责,是对有资格的教职工进行育人指导和公共服务方面工作考核的必要内容。导师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予以积极引导,并作为主要责任人之一。
1.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2.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帮助。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对学生选课、学习进程安排和专业方向选择进行指导。
3.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接受科研训练,培养其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当好学生深造就业的参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5.与学生保持一定频度的接触,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学生开设学术讲座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及选课前一周内必须与学生见面,对当学期的学习计划和选课进行指导。
6.收集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院系反馈。
7.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了解将来要进入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及其发展前景,了解行业的岗位、职位,提高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做学生的职业引路人、职业生涯规划人和人生引航人;
8.对学生的创新工程、创业、创新大赛进行指导,做学生的活动指导人和创新引路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9.与班主任、辅导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协商解决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第四条:导师的聘任
由教师个人申请与专业推荐相结合,并填写导师资格申请表(见附件一),由各系(部)填写推荐意见,在全面考查、专业推荐的基础上,经学院审核通过,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聘任。已获聘任的导师不能继续担任导师工作,须填写《导师离任申请表》,报学院审批通过后可不再担任导师。
1.学历资格:受聘于任课教师岗位、具有讲师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本院教师,均有资格和义务承担基地班本科生导师工作。
2.业务资格:
(1)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
(2)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科研工作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
(3)能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4)身心健康;
(5)校外读博、读硕的教师在读期间一般不承担导师工作;
(6)受过学校处分或上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当年不能选聘为基地班导师。
3.聘任方法:
导师聘任实行个人申请,学院根据教师申请情况,结合导师聘任资格与条件,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确定导师名单(导师名单包括导师个人基本情况、研究方向等),并将导师名单予以公布,报教务办公室备案的方式进行。
4.受聘时间:
从基地班大二第一学期开始, 每学年开学初,学生选择导师, 根据学生人数,学院完成导师聘任工作,聘任一期一般为三年,可连聘连任。
第五条:导师的管理与考核
导师由学院直接负责管理与考核,每一学年考核一次,由教务办负责组织工作总结和评价,评价方式以导师自评、学生评价、学院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向导师反馈。
1.导师自评:以工作量为基础进行评价,并撰写工作总结,以会议汇报的形式进行。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根据与导师交流次数、交流内容等方面,通过学生的受导总结对导师进行评价。二是进行调查问卷,学生填写评价调查问卷,请学生主要从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态度、指导的频率、指导方法的科学可行性、学生受益的程度等方面对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两种方式对导师工作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3.学院评价:学院把导师工作作为本院(系)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召开学生和导师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导师工作的意见,按照各项活动导师指导学生在参与度和工作成效进行评价。
4.指导教师在《本科生导师指导手册》(见附件二)记录栏中根据指导工作情况每学期填写对学生的指导建议及约谈记录;学院(系)每学期收回一次,检查导师工作实施情况。
5.导师对学生指导要认真负责,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效果。导师应规范填写《本科生导师指导手册》,对每一位学生每一次参加活动情况做出书面评语,期末写出学习、学业评语,指出学生的努力方向,并依此调整指导计划。
6.导师指导基地班本科生获得奖励按下列条件给导师奖励。
(1)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各种教学科技竞赛并获得奖励;(2)指导的学生公开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
(3)指导的学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7.如导师没有履行职责,未完成工作任务,限期整改,以后将不再聘为导师。
第六条:学生导师选择办法
学生查阅导师信息资料后,由院教务办组织学生遴选导师,为保证指导质量及效果,指导教师一次性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5人。确定后的学生及导师名单报院教务办公室备案。
第七条:导师指导办法
1.面对面、手把手进行指导;
2.通过电话、邮件、在线交流工具等渠道进行交流和指导,尤其要重视利用QQ、微信、博客、微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
3.集中指导,个别解惑。对共性问题召集学生集中处理,而个别问题则个别予以回答。
4.定期开展主题读书、主题研究、主题自主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研究能力。
5.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工程、创业、创新等各种大赛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团队意识和职业精神,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导师全程指导。
6.重点培养,发挥能干同学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组织带动作用。
8.导师认为可行的其它方法。
第八条:其它事项
1.学院每年按照导师指导学生人数,给与导师工作补贴,每个学生每年10个工作量。
2.导师和辅导员工作的分工与协调。实行导师制后,由辅导员承担班级管理这的行政事务,如班级建设、组织班会、社会实践成绩打分和登录、学生奖惩记录登录等相关任务。由于以导师为主,辅导员主要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发展党员要听取导师的意见,并以导师的意见为主。
3.导师的申报于每年3月初进行,3月中旬进行选择,3月底前确定导师和学生的对应名单,导师开始进行指导。导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须召开所有指导的学生开一次见面会,让学生认识导师,导师介绍自己的指导要求。
4.导师与学生讨论,为学生设计一份指导计划,按照指导计划实施指导。指导计划于每年4月底交教务办公室。导师要注意收集指导过程和指导成果的图片、资料,以备学院举办专题展览、专题汇报材料之需。
5.导师每学年撰写一份指导总结。指导总结以写实的手法,写自己做的事、分析自己的不足、未来改进的措施。
6.管理员布置所有学生每学年写一篇受导总结,介绍导师的指导情况、自己的收获。学生总结和导师总结的一致纳入导师考核。
7.导师一导到底,从学生认知教育一直到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论文指导、毕业后的联系,实行导师服务一条龙。
8.学院定期召开导师碰头会、总结会,交流指导经验和心得,形成可以互相借鉴的文字,帮助所有导师共同提高。
9.鼓励本专业老师在教学、科研、综合训练、为人等方面形成特色,以特色吸引学生,以特色指导学生,真正引导学生成长,使学生受益终身。
10.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11.本方案解释权在学院。
< 附件一>导师申请表
< 附件二>《本科生导师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