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洲,男,1984年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为本科生讲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基础》《金属工艺学》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理论和实践课程,为硕士生(国际生)主讲《先进制造技术》课程。
一、学习背景
2013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2013年11月至至今,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
期间:
2017年1月至12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工学院访学;
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东南大学机械学院访学。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近三年)
1. 考虑滚齿残余应力的齿轮齿根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研究,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5JRRA092,2025-02至2028-02,在研,主持.
2. 基于数字孪生的齿轮齿根裂纹扩展模型研究,甘肃省教育厅高校教师创新基金,编号:2025A-029,2025-01至2027-01,在研,主持.
3. 基于机器学习的太阳光伏发电跟踪系统谐波减速器刚轮齿廓误差预测模型研究,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2JR5RA268, 2022-10至2024-09,结题,主持.
四、代表性科研成果(近三年)
1. Wang Yazhou, Xu Huike, Ou Zhiying, et al. Analysis of root residual stress and total tooth profile deviation in hobb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optimal parameters, CIRP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 2025(58): 20-39.(2025年中科院分区二区)
2. Wang Yazhou, Wang Gang, Xu Huike, et al. A prediction model of gear radial composite deviation based on digital twin mesh, Measurement, 2025, 240. (2025年中科院分区二区)
3. Wang Yazhou, Wang Gang, Fan, Yuanzhuo, et al. A virtual measurement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gear radial composite deviation based on point cloud data, Results in Engineering, 2024, 22. (2025年中科院分区二区)
4. 赵琰森,许辉科,张永红,王刚,王亚洲.基于 AMEsim 的固沙装备升降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4,59(6): 318-324.
5. 王亚洲,马晓文,赵家黎,等.非圆齿轮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对齿廓误差的影响,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24,50(2):36-43.
6. Wang Yazhou, Xu Huike, Shen Hao, et al.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gear hobbing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residual stress of the tooth root, Applied Sciences,2024,14(2).(2025年中科院分区四区)
7. 张永红,王刚,崔建东,王亚洲.智能化硬质草沙障固沙装备设计.机械设计,2023,40(5):103-107.
8. 王亚洲.基于数字孪生三维模型 3D 打印机建模方法及模型系统.中国, CN202010062133.7(发明专利).
9. 王亚洲.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 3D 打印机建模方法及模型系统.中国,CN202010062132.2(发明专利).
10. 王亚洲,王真,等.一种基于孪生啮合的齿轮动态接触特性分析方法.中国, CN202310395397.8(发明专利).
11. 张昊坤,王亚洲.齿轮全寿命预测系统 V1.0, 14596286,原始取得,全部权利,2024-12- 25 (软件著作权).
12. 殷晓辉,王亚洲.滚齿工艺参数优化系统 V1.0, 14595319,原始取得,全部权利,2024-12- 25 (软件著作权).
13. 赵小军,王亚洲.滚齿加工齿面残余应力预测分析系统V1.0, 14197415,原始取得,全部权利,2024-11-14 (软件著作权).
14. 王刚,王亚洲,王真,等.基于孪生啮合测量的齿轮径向综合误差智能预测软件V1.0 ,2024SR0364582,原始取得,全部权利,2024-1-1(软件著作权).
15. 王真,王亚洲,王刚,等.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齿廓误差预测系统V1.0, 2024SR0363152,原始取得,全部权利,2023-12-19(软件著作权).
五、联系方式
电话:181 9316 3230;
邮箱:wang.yzh@163.com
六、部分科研方向简介
1. 高性能齿轮抗疲劳制造
随着应用场合的苛刻,高端装备的功率密度、承载能力和可靠性等要求随之不断提高,要求齿轮既要满足高承载能力,又要具备高服役寿命,致使齿轮失效问题日益突出。抗疲劳制造成为制造高性能齿轮的关键技术。课题组致力于分析齿轮加工工艺参数-微观结构-疲劳性能间的作用机理,通过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试验验证,借助新理论、新技术(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热平衡等),实现长疲劳寿命齿轮制造。主要涉及:结构设计、失效分析、测量测试、参数优化、先进工艺等。
目前,在该研究方向,课题组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软件著作权5件。
2.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是基于数字化形式在信息空间刻划与物理实体高度保真的虚拟实体,为物理实体运作提供优化的智能决策与服务。在传感器等提供的实时数据的驱动下,数字孪生建立的精确模型准确反映产品、过程和服务,是智能制造的使能技术。本课题组致力于数字孪生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及孪生模型开发、算法优化等方面的研究。结合齿轮工作原理,提出了“孪生啮合”的概念。
目前,在该研究方向,课题组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3D打印领域2件,齿轮制造领域1件),进入实质审查发明专利1件(齿轮制造领域);获软件著作权1件;发表学术论文2篇。
3. 智能装备研发
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为核心,融合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致力于开发具备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先进装备系统。该方向聚焦治沙装备、摩擦试验机、智能供水、特种作业等应用场景,重点突破智能感知、数字孪生、自主控制等关键技术,推动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研究涵盖智能算法嵌入、机电系统集成、人机协同优化等核心环节,旨在提升装备的适应性、精度与可靠性。
目前,在该研究方向,课题组承担企业委托项目多项,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篇。